———供給側改革的長春答卷
A02版
今年前三季度,長春市經濟運行走出「雙8」增長曲線,領跑東北地區:GDP實現4262.9億元,增長8%;地方財政收入完成337.5億元,增長8.2%。調結構、促創新、補短板,長春通過供給側改革實現了經濟規模與發展質量同步提升,老工業基地煥發出新生機。
告別「二人轉」 產業大合唱
「一汽打噴嚏,長春就感冒」曾是「汽車城」長春的真實寫照。今年前三季度長春GDP增速8%,財政增收狀況近年最好,而這樣的成績是在一汽集團和中車長客等企業產值增幅縮減的情況下實現的。在長春,支撐經濟的產業和能夠提供高質量產品的企業越來越多。
在全自動的刀具加工車間,工人把需要進行磨製的刀具擺放整齊推送進生產設備,磨刀程序自動進行。「通過感測器的自動識別,生產線可以同時生產不同品種的刀具。」長春合心機械製造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天偉說。
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為此,長春市一方面打造6個千億元級別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包括先進裝備製造、光電信息、生物及醫藥健康等;一方面下大力氣改造提升傳統的汽車、農產品加工、軌道客車三大產業,一汽Q工廠、長客檢修基地等一批重大項目推動傳統產業向高端化邁進。
通過供給側結構調整,長春經濟抗風險能力提高,發展質量效益同步提升。今年1至10月,長春市規上工業產值同比增長9.9%,在副省級城市中位居第5位;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同比增長13%。
科技促創新「智造」上台階
11月21日,「吉林一號」視頻04、05、06星由長征六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入軌,9個小時后便傳回首幅影像,地面跑動的汽車、機場移動的飛機清晰可見。「在原有視頻星的基礎上,新發射衛星的性能指標再創新高。」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綜合辦公室主任韋樹波說。
在長春,像「小衛星」公司這樣的「高精尖」「小巨人」企業越來越多。今年,長春認定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97戶、科技型「小巨人」企業261戶,分別是去年的2.7倍和3.9倍,兩類企業累計超過1000戶。
i88十九大報告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2016年,長春市技術交易額達到108億元,今年預計突破200億元,進入全國主要城市前列。順利通過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評估驗收,創新已成為引領長春振興發展的新引擎。
長春市科技局副局長張加才介紹,長春構建了協同創新體系,搭建了長春市創新雲平台,集聚了本地1375戶科技企業、4155名科技專家、695項科技成果、1849台(套)大型科研儀器等創新資源,促進科技人才、科技成果與企業創新需求互動對接。
完善的體制機制和平台建設減低了科技企業的發展成本。今年5月,長春一汽鑄造有限公司在長春科技大市場技術交易窗口進行了多項技術開發合同審批,免除了3%至6%的增值稅。
補開放短板 內陸展活力
i88 十九大報告提出,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拉長開放短板,連接活躍的東亞經濟圈與發達的歐洲經濟圈,在全球範圍內廣泛引才,內陸老工業基地長春開始展現開放活力。
在福耀集團長春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一輛小叉車忙碌地把一箱箱用於奧迪中高端車型的前擋玻璃裝進集裝箱。這48箱前擋玻璃將通過「長滿歐」(長春、滿洲里、歐洲)班列發往德國海爾布隆,再運往奧迪裝配廠。「通過『長滿歐』的『門對門』服務,我們的貨運時間縮短了一半。」福耀集團長春有限公司儲運科科長張宏明對記者說。
2015年8月開始試運行的「長滿歐」班列途經俄羅斯西伯利亞、終點到達德國施瓦茨海德。線路全程約9800公里,單程運行時間為14天,比海運節省20多天。便利的通道節省了企業的費用和庫存,擴大了業務半徑。
據海關統計,今年前三季度「長滿歐」承運量占經由滿洲里口岸進出境的41條中歐班列總承運量的30.9%,承運貨值佔總貨值的22%。越來越多來自我國東北、環渤海、華北地區以及日本、韓國的貨物在長春集聚,在這裏通過貨運列車發往歐洲,東北亞多式聯運中心規模初具。
與此同時,長春與德國、白俄羅斯、古巴等國家的科研機構和企業合作建設的產業園區不斷壯大。經公安部驗收通過,七項支持長春新區建設發展的出入境政策措施於12月12日正式實施。外籍高層次人才可以在長春新區直接申報在華永久居留,長春新區內企業選聘的外籍人才可在入境口岸申請工作簽證入境。 據新華社
文章出自: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71219/25058438.html
留言列表